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VAPE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
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VAPE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
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

【記者陳冠全/台中報導】

在一片由國際大廠主導的電子煙市場中,台灣幾個默默耕耘的小品牌,正用創新設計與在地服務逐漸打出名號。「以前大家只認識日本、歐洲進口煙,現在不少人專點名:我要台灣的。」一位店家笑說。

這不是愛國口號,而是市場數據的轉變。根據《2024台灣電子煙產業分析報告》,本土品牌占市佔率從2020年的6.1%成長至2024年的21.4%,年成長率高達30%以上。

🔧從改機維修到開發新品:技術宅的品牌夢

「我們原本只是開維修店,幫人改主機、調霧化器,後來乾脆研發自己的口味與設備。」中部品牌「霧境研製」創辦人阿政分享創業過程。

靠著「高耐用機芯」、「可替換型霧彈」與「台灣人口味設計」,霧境在2023年底推出的「白蓮薄荷」系列創下月銷超過2萬顆的佳績。

這類品牌懂得台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,例如:

  • 偏愛涼感適中、不過甜的口味

  • 需要長續航但體積輕巧的設備

  • 喜歡中文介面、客服響應快

這些在國際大廠眼中可能是「細節」,卻成了本土品牌突圍的關鍵。

🌟創新之外,更懂得「情感經營」

除了硬體,行銷手法也更貼地。「不像外國煙冷冰冰,我們會做小貼紙、舉辦品味會、搞快閃體驗店。」南部品牌「慢霧生活」創辦人表示。

他們的「甜荔枝×微鹽」組合在IG打卡數超過4000筆,還被網紅美妝部落客稱為「吃完牛排的完美解膩神器」。

這種結合生活美學、社群互動、客戶關係經營的行銷路線,讓MIT品牌逐漸建立專屬風格,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認同。

📈數據也說話:回購率是勝負關鍵

雖然大廠資源充足,但在「口碑回購」這一指標上,本土品牌有驚人表現。根據電商平台銷售分析,2024年上半年,本土電子煙平均回購率為57%,遠高於進口品牌的42%。

「他們會直接敲LINE問『你們什麼時候出新的』,這是信任感的累積。」慢霧品牌表示。

🛡挑戰仍在:法規、通路、成本

儘管表現亮眼,但本土品牌也面臨多重挑戰。台灣目前對電子煙法規仍偏向禁止導向,導致品牌難以大規模宣傳與正規上架。

此外,進口原料價格上漲、尼古丁與香精限制,也壓縮本土廠商研發彈性。

「我們不是不想守法,是法規根本沒有我們的位置。」阿政坦言。

🔚結語

在迷霧中突圍,MIT電子煙品牌用創意、韌性與在地理解力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。或許未來的某天,我們不用再從國外「代購」電子煙,而是驕傲地說:「這是我們台灣做的,口味比他們更對味。」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