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煙資訊

「台灣VAPE市場爆發:2025年電子煙銷售額預估突破20億元」
「台灣VAPE市場爆發:2025年電子煙銷售額預估突破20億元」 【記者林可欣/台北報導】 過去被視為小眾愛好的電子煙(VAPE)市場,正在台灣悄悄爆發。 根據《2025台灣VAPE產業分析白皮書》數據預測,台灣今年電子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億元新台幣大關,年成長率達46%,遠高於全球VAPE市場平均增長率(28%)。 這股熱潮,來自於產品技術革新、口味多樣化,以及年輕世代對「低害替代品」的接受度大幅提升。 🌟技術升級推動VAPE普及 現代VAPE裝置相比傳統電子煙,技術進步顯著。不僅霧化效率更高,還能精準調整功率、氣流,提供更細膩的抽吸體驗。 例如在市場熱銷的ZOVOO DRAGBAR系列、RELX Infinity Plus,都採用最新「陶瓷霧化芯」技術,保證每一口風味純正穩定。 此外,一次性VAPE也因攜帶便利、無需維護的特性,成為2025年台灣銷售增速最快的類型,占整體市場銷售額的54%。 🍇多元口味俘獲年輕人心 台灣年輕族群的口味偏好也推動VAPE市場成長。 在2025年1月最新消費調查中,受訪者最喜愛的五大口味為: 葡萄冰(24%) 荔枝氣泡(20%) 綠豆冰沙(18%) 冬瓜檸檬(15%) 海鹽冰淇淋(10%) 值得注意的是,**新興「台味系列口味」**如芒果青、梅子綠茶等,也在年輕消費者間爆紅,特別受到18-24歲學生族群的喜愛。 「以前電子煙只有煙草、薄荷味,現在口味選擇太多了,常常想要試新品。」22歲大學生Lisa笑說。 📈市場結構轉變:品牌大者恆大 根據調查,目前台灣市場主要由五大品牌佔據超過75%的市佔率,其中以RELX、VOOPOO、MOTI、ZOVOO、SMOK最為熱門。 在價格帶上,1000至1500元的中高價一次性VAPE最受歡迎,其次為可換彈POD系統設備。 專家指出,品牌信任度與產品質量將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因素,未來VAPE市場將進一步走向「高端化、個性化」雙向發展。 🚫法規與安全:兩大焦點議題 儘管市場火熱,台灣電子煙仍面臨法規灰色地帶與安全疑慮。 政府於2024年起強化查緝違法含尼古丁產品,並推動健康警示貼標規定。消費者也越來越關心產品成分來源與品質保證。 「選擇有認證、有完整成分標示的產品,才是保護自己。」VAPE社群意見領袖Ben提醒道。...
「台灣VAPE市場爆發:2025年電子煙銷售額預估突破20億元」
「台灣VAPE市場爆發:2025年電子煙銷售額預估突破20億元」 【記者林可欣/台北報導】 過去被視為小眾愛好的電子煙(VAPE)市場,正在台灣悄悄爆發。 根據《2025台灣VAPE產業分析白皮書》數據預測,台灣今年電子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億元新台幣大關,年成長率達46%,遠高於全球VAPE市場平均增長率(28%)。 這股熱潮,來自於產品技術革新、口味多樣化,以及年輕世代對「低害替代品」的接受度大幅提升。 🌟技術升級推動VAPE普及 現代VAPE裝置相比傳統電子煙,技術進步顯著。不僅霧化效率更高,還能精準調整功率、氣流,提供更細膩的抽吸體驗。 例如在市場熱銷的ZOVOO DRAGBAR系列、RELX Infinity Plus,都採用最新「陶瓷霧化芯」技術,保證每一口風味純正穩定。 此外,一次性VAPE也因攜帶便利、無需維護的特性,成為2025年台灣銷售增速最快的類型,占整體市場銷售額的54%。 🍇多元口味俘獲年輕人心 台灣年輕族群的口味偏好也推動VAPE市場成長。 在2025年1月最新消費調查中,受訪者最喜愛的五大口味為: 葡萄冰(24%) 荔枝氣泡(20%) 綠豆冰沙(18%) 冬瓜檸檬(15%) 海鹽冰淇淋(10%) 值得注意的是,**新興「台味系列口味」**如芒果青、梅子綠茶等,也在年輕消費者間爆紅,特別受到18-24歲學生族群的喜愛。 「以前電子煙只有煙草、薄荷味,現在口味選擇太多了,常常想要試新品。」22歲大學生Lisa笑說。 📈市場結構轉變:品牌大者恆大 根據調查,目前台灣市場主要由五大品牌佔據超過75%的市佔率,其中以RELX、VOOPOO、MOTI、ZOVOO、SMOK最為熱門。 在價格帶上,1000至1500元的中高價一次性VAPE最受歡迎,其次為可換彈POD系統設備。 專家指出,品牌信任度與產品質量將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因素,未來VAPE市場將進一步走向「高端化、個性化」雙向發展。 🚫法規與安全:兩大焦點議題 儘管市場火熱,台灣電子煙仍面臨法規灰色地帶與安全疑慮。 政府於2024年起強化查緝違法含尼古丁產品,並推動健康警示貼標規定。消費者也越來越關心產品成分來源與品質保證。 「選擇有認證、有完整成分標示的產品,才是保護自己。」VAPE社群意見領袖Ben提醒道。...

「從VAPE新手到老司機:電子煙玩家的五大進階階段,你在哪一級?」
「從VAPE新手到老司機:電子煙玩家的五大進階階段,你在哪一級?」 【記者黃心怡/報導】 電子煙(VAPE)不再是新奇小玩意,而是一個完整的使用者社群與文化圈。從「我想戒煙」開始,到「我要研究霧化結構與口味搭配」,許多用戶在使用VAPE的過程中逐步升級,形成獨特的消費行為模式。 以下是根據VapeTalk Taiwan社群觀察與500份用戶問卷整理出的**「五大VAPE使用者進階階段」**,你目前落在哪一級? ✅ 第一級:好奇新手 代表族群:18~25歲、女性佔比偏高常見產品:一次性電子煙、小容量甜口味(如草莓、荔枝冰)動機:好奇、朋友推薦、外觀可愛、味道香 這群人不一定有抽紙菸習慣,但會因「氣味好聞、拍照好看」而入坑。通常還不懂霧化原理,僅把VAPE當成時尚配件。 ✅ 第二級:實用入門者 代表族群:20~30歲、學生或上班族常見產品:更換式POD、含尼古丁口味(葡萄、薄荷)動機:紓壓、戒煙、隨身方便 這些使用者開始了解「抽感」「煙量」「擊喉感」等基礎詞彙,會在蝦皮、Telegram或FB社團中搜尋口味推薦。 ✅ 第三級:風味探索者 代表族群:25~35歲、以男性居多常見產品:可調瓦數設備、進口霧化彈動機:追求口感變化、混搭口味、探索不同煙油 這類人熟悉煙油品牌如Nasty、VGod、RELX、ZOVOO等,會挑選爆冰、奶味、茶飲、鹹香等多種特色口味。也開始對煙油產地、尼古丁濃度與VG/PG比例有概念。 ✅ 第四級:DIY玩家 代表族群:30歲以上、有工程或理工背景者居多常見產品:RDA/RTA、自繞發熱絲、自調煙油動機:追求極致體驗、成本控制、動手樂趣 他們會使用瓦特計、線材表、煙油計算器,並參與國外論壇討論,熟悉「Mouth to Lung」與「Direct Lung」抽吸方式。 ✅ 第五級:VAPE文化傳教士 代表族群:老玩家、品牌代理、煙油自調師常見產品:全套設備+口味開發工具動機:推廣文化、參與品牌創作、開店創業 這些人不再只是使用者,而是創造者與影響者。他們會參加展會、創建VAPE評測頻道,甚至成立品牌推廣台灣自製煙油。 🔍一個VAPE世界,多種玩家面貌 台灣目前VAPE族群分布日益多元,根據《2024電子煙使用者行為分析》:...
「從VAPE新手到老司機:電子煙玩家的五大進階階段,你在哪一級?」
「從VAPE新手到老司機:電子煙玩家的五大進階階段,你在哪一級?」 【記者黃心怡/報導】 電子煙(VAPE)不再是新奇小玩意,而是一個完整的使用者社群與文化圈。從「我想戒煙」開始,到「我要研究霧化結構與口味搭配」,許多用戶在使用VAPE的過程中逐步升級,形成獨特的消費行為模式。 以下是根據VapeTalk Taiwan社群觀察與500份用戶問卷整理出的**「五大VAPE使用者進階階段」**,你目前落在哪一級? ✅ 第一級:好奇新手 代表族群:18~25歲、女性佔比偏高常見產品:一次性電子煙、小容量甜口味(如草莓、荔枝冰)動機:好奇、朋友推薦、外觀可愛、味道香 這群人不一定有抽紙菸習慣,但會因「氣味好聞、拍照好看」而入坑。通常還不懂霧化原理,僅把VAPE當成時尚配件。 ✅ 第二級:實用入門者 代表族群:20~30歲、學生或上班族常見產品:更換式POD、含尼古丁口味(葡萄、薄荷)動機:紓壓、戒煙、隨身方便 這些使用者開始了解「抽感」「煙量」「擊喉感」等基礎詞彙,會在蝦皮、Telegram或FB社團中搜尋口味推薦。 ✅ 第三級:風味探索者 代表族群:25~35歲、以男性居多常見產品:可調瓦數設備、進口霧化彈動機:追求口感變化、混搭口味、探索不同煙油 這類人熟悉煙油品牌如Nasty、VGod、RELX、ZOVOO等,會挑選爆冰、奶味、茶飲、鹹香等多種特色口味。也開始對煙油產地、尼古丁濃度與VG/PG比例有概念。 ✅ 第四級:DIY玩家 代表族群:30歲以上、有工程或理工背景者居多常見產品:RDA/RTA、自繞發熱絲、自調煙油動機:追求極致體驗、成本控制、動手樂趣 他們會使用瓦特計、線材表、煙油計算器,並參與國外論壇討論,熟悉「Mouth to Lung」與「Direct Lung」抽吸方式。 ✅ 第五級:VAPE文化傳教士 代表族群:老玩家、品牌代理、煙油自調師常見產品:全套設備+口味開發工具動機:推廣文化、參與品牌創作、開店創業 這些人不再只是使用者,而是創造者與影響者。他們會參加展會、創建VAPE評測頻道,甚至成立品牌推廣台灣自製煙油。 🔍一個VAPE世界,多種玩家面貌 台灣目前VAPE族群分布日益多元,根據《2024電子煙使用者行為分析》:...

「VAPE世代來臨:年輕族群成主力,台灣電子煙市場暗潮洶湧」
「VAPE世代來臨:年輕族群成主力,台灣電子煙市場暗潮洶湧」 【記者陳宥竹/專題報導】 「我不抽煙,但我會抽VAPE。」這句話正在成為台灣年輕族群中的流行語,也從側面反映出,電子煙(VAPE)正在改變一整代人的消費與社交方式。 根據2025年最新《台灣青年行為調查報告》顯示,在18至29歲族群中,約有38.2%曾使用過電子煙產品,其中近六成為「偶爾使用者」,並表示是為了社交或紓壓。 🌐VAPE文化滲入生活:不只是「抽菸」這麼簡單 與傳統香煙不同,VAPE不單是一種尼古丁的替代品,它更是一種次文化的象徵,一種年輕人的「身份配件」。 來自新竹的24歲設計系學生Eason說:「VAPE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種生活風格,我會根據穿搭、季節換不同口味,有點像選擇香水。」 VAPE的外觀設計也越來越時尚,從金屬質感的便攜POD系統到繽紛亮眼的一次性霧化器,與潮流穿搭相得益彰。在IG、小紅書、TikTok等社群平台,#vape 和 #vapelife 等標籤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熱門話題。 📊市場數據揭示趨勢:電子煙銷量年增 42% 根據民間調查機構 VapeMap Taiwan 提供的統計數據,2024年台灣VAPE設備與霧化彈銷售總額達新台幣13.6億元,較2023年成長42%,創歷史新高。 其中,最受歡迎的前三類產品為: 一次性VAPE(佔市場比例42.7%) 可更換霧彈型裝置(36.4%) 可調瓦數型設備(20.9%) 「年輕人偏好方便、時尚的一次性產品,而老玩家則更喜歡可自調參數、重口味的高瓦數VAPE設備。」業者說。 此外,最暢銷的口味前五名分別是:葡萄冰、荔枝蘇打、綠豆冰沙、黑糖奶茶與芒果雪酪。 🔍法規與需求的拉鋸戰 雖然目前台灣VAPE產品仍處於法規灰色地帶,但實際使用者不斷上升,導致監管與市場需求出現嚴重「脫鉤」。 衛福部在2023年底明確列出禁止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產品販售,但市場上出現大量標示為「不含尼古丁」的產品,實際成分卻難以驗證。 VAPE店家小施表示:「我們都盡量配合規定賣無尼古丁產品,但說實話,真正的需求與政策之間還是有落差。政府不如開放管理,才能保護消費者。」 結語:VAPE,正在台灣悄悄進行一場革命。它是科技產品、是社交媒介,也是年輕世代對「自由選擇」的象徵。無論法規如何演變,這個浪潮,已經無法忽視。
「VAPE世代來臨:年輕族群成主力,台灣電子煙市場暗潮洶湧」
「VAPE世代來臨:年輕族群成主力,台灣電子煙市場暗潮洶湧」 【記者陳宥竹/專題報導】 「我不抽煙,但我會抽VAPE。」這句話正在成為台灣年輕族群中的流行語,也從側面反映出,電子煙(VAPE)正在改變一整代人的消費與社交方式。 根據2025年最新《台灣青年行為調查報告》顯示,在18至29歲族群中,約有38.2%曾使用過電子煙產品,其中近六成為「偶爾使用者」,並表示是為了社交或紓壓。 🌐VAPE文化滲入生活:不只是「抽菸」這麼簡單 與傳統香煙不同,VAPE不單是一種尼古丁的替代品,它更是一種次文化的象徵,一種年輕人的「身份配件」。 來自新竹的24歲設計系學生Eason說:「VAPE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種生活風格,我會根據穿搭、季節換不同口味,有點像選擇香水。」 VAPE的外觀設計也越來越時尚,從金屬質感的便攜POD系統到繽紛亮眼的一次性霧化器,與潮流穿搭相得益彰。在IG、小紅書、TikTok等社群平台,#vape 和 #vapelife 等標籤已成為台灣年輕人熱門話題。 📊市場數據揭示趨勢:電子煙銷量年增 42% 根據民間調查機構 VapeMap Taiwan 提供的統計數據,2024年台灣VAPE設備與霧化彈銷售總額達新台幣13.6億元,較2023年成長42%,創歷史新高。 其中,最受歡迎的前三類產品為: 一次性VAPE(佔市場比例42.7%) 可更換霧彈型裝置(36.4%) 可調瓦數型設備(20.9%) 「年輕人偏好方便、時尚的一次性產品,而老玩家則更喜歡可自調參數、重口味的高瓦數VAPE設備。」業者說。 此外,最暢銷的口味前五名分別是:葡萄冰、荔枝蘇打、綠豆冰沙、黑糖奶茶與芒果雪酪。 🔍法規與需求的拉鋸戰 雖然目前台灣VAPE產品仍處於法規灰色地帶,但實際使用者不斷上升,導致監管與市場需求出現嚴重「脫鉤」。 衛福部在2023年底明確列出禁止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產品販售,但市場上出現大量標示為「不含尼古丁」的產品,實際成分卻難以驗證。 VAPE店家小施表示:「我們都盡量配合規定賣無尼古丁產品,但說實話,真正的需求與政策之間還是有落差。政府不如開放管理,才能保護消費者。」 結語:VAPE,正在台灣悄悄進行一場革命。它是科技產品、是社交媒介,也是年輕世代對「自由選擇」的象徵。無論法規如何演變,這個浪潮,已經無法忽視。

「不只是芒果跟薄荷!電子煙掀起『口味內戰』,台灣人最愛竟然是這個」
「不只是芒果跟薄荷!電子煙掀起『口味內戰』,台灣人最愛竟然是這個」 【記者吳思穎/綜合報導】 「你最近在抽什麼口味?」如果這是一場電子煙玩家之間的寒暄,那麼他們的回答,正悄悄描繪出台灣電子煙市場的潮流走向。 根據台灣最大電子煙論壇《VaperBase》與多家電子煙專門電商平台聯合發布的2024上半年數據報告顯示,目前台灣最受歡迎的前三大電子煙口味為:荔枝冰、葡萄沙瓦與——黑糖粉圓。 是的,你沒看錯。這款來自高雄的在地品牌所研發的「黑糖粉圓奶凍風味」自2023年Q4上市後,三個月內銷量突破4萬顆霧彈,創下MIT口味產品最快破萬記錄。 🍍從芒果冰到「豆花涼」:台式味道走紅的背後 「一開始我覺得很奇怪,電子煙做成甜點口味?後來抽了才知道,真的蠻搭的,沒那麼嗆,還有一種熟悉感。」28歲網拍業者小美說,她從原本只抽進口品牌的草莓薄荷,轉而成為「芋圓奶香」的忠實粉絲。 **這種偏向台式點心的創新口味,在2024年成為市場亮點。**如「豆花涼」「仙草奶」「冬瓜檸檬」等,皆來自台灣在地團隊開發,特別針對本地人味蕾習慣調整尼古丁鹽濃度與香精結構。 電子煙產品開發師Andy透露:「台灣消費者普遍不喜歡過度甜膩,也不愛刺激性太強的涼感,我們要的是『順口、有記憶點』。」 這類產品不僅攻佔國內市場,還出口至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華人市場。 🔬味道,也是一門科學與心理學 根據《亞洲區電子煙用戶行為調查2024》顯示,高達61%的用戶表示「口味選擇」是他們決定品牌的首要因素,超過價格與續航時間。 其中18至30歲年輕族群偏好「水果+冰感」系列,例如蜜瓜冰、葡萄沙瓦、藍莓雪碧等。而30歲以上用戶則更傾向「茶飲」、「甜點型」產品。 心理學專家指出:「電子煙口味不只是氣味,更是一種觸發記憶與情緒的鑰匙。台式甜品能勾起人們的童年記憶,這也許正是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。」 📈口味帶動回購率,品牌忠誠度翻倍 根據三大電商平台統計,擁有多口味系列(8種以上)產品線的品牌,平均用戶回購率為59%,顯著高於僅推出3種口味品牌的41%。 口味不再只是附加價值,而是產品核心競爭力。 結語:電子煙的世界不只有尼古丁與霧化器,更有著一場「味蕾革命」。下一次看到有人抽「杏仁豆腐」,別驚訝,那可能正是引領潮流的新一代香型霸主。
「不只是芒果跟薄荷!電子煙掀起『口味內戰』,台灣人最愛竟然是這個」
「不只是芒果跟薄荷!電子煙掀起『口味內戰』,台灣人最愛竟然是這個」 【記者吳思穎/綜合報導】 「你最近在抽什麼口味?」如果這是一場電子煙玩家之間的寒暄,那麼他們的回答,正悄悄描繪出台灣電子煙市場的潮流走向。 根據台灣最大電子煙論壇《VaperBase》與多家電子煙專門電商平台聯合發布的2024上半年數據報告顯示,目前台灣最受歡迎的前三大電子煙口味為:荔枝冰、葡萄沙瓦與——黑糖粉圓。 是的,你沒看錯。這款來自高雄的在地品牌所研發的「黑糖粉圓奶凍風味」自2023年Q4上市後,三個月內銷量突破4萬顆霧彈,創下MIT口味產品最快破萬記錄。 🍍從芒果冰到「豆花涼」:台式味道走紅的背後 「一開始我覺得很奇怪,電子煙做成甜點口味?後來抽了才知道,真的蠻搭的,沒那麼嗆,還有一種熟悉感。」28歲網拍業者小美說,她從原本只抽進口品牌的草莓薄荷,轉而成為「芋圓奶香」的忠實粉絲。 **這種偏向台式點心的創新口味,在2024年成為市場亮點。**如「豆花涼」「仙草奶」「冬瓜檸檬」等,皆來自台灣在地團隊開發,特別針對本地人味蕾習慣調整尼古丁鹽濃度與香精結構。 電子煙產品開發師Andy透露:「台灣消費者普遍不喜歡過度甜膩,也不愛刺激性太強的涼感,我們要的是『順口、有記憶點』。」 這類產品不僅攻佔國內市場,還出口至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華人市場。 🔬味道,也是一門科學與心理學 根據《亞洲區電子煙用戶行為調查2024》顯示,高達61%的用戶表示「口味選擇」是他們決定品牌的首要因素,超過價格與續航時間。 其中18至30歲年輕族群偏好「水果+冰感」系列,例如蜜瓜冰、葡萄沙瓦、藍莓雪碧等。而30歲以上用戶則更傾向「茶飲」、「甜點型」產品。 心理學專家指出:「電子煙口味不只是氣味,更是一種觸發記憶與情緒的鑰匙。台式甜品能勾起人們的童年記憶,這也許正是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。」 📈口味帶動回購率,品牌忠誠度翻倍 根據三大電商平台統計,擁有多口味系列(8種以上)產品線的品牌,平均用戶回購率為59%,顯著高於僅推出3種口味品牌的41%。 口味不再只是附加價值,而是產品核心競爭力。 結語:電子煙的世界不只有尼古丁與霧化器,更有著一場「味蕾革命」。下一次看到有人抽「杏仁豆腐」,別驚訝,那可能正是引領潮流的新一代香型霸主。
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VAPE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 【記者陳冠全/台中報導】 在一片由國際大廠主導的電子煙市場中,台灣幾個默默耕耘的小品牌,正用創新設計與在地服務逐漸打出名號。「以前大家只認識日本、歐洲進口煙,現在不少人專點名:我要台灣的。」一位店家笑說。 這不是愛國口號,而是市場數據的轉變。根據《2024台灣電子煙產業分析報告》,本土品牌占市佔率從2020年的6.1%成長至2024年的21.4%,年成長率高達30%以上。 🔧從改機維修到開發新品:技術宅的品牌夢 「我們原本只是開維修店,幫人改主機、調霧化器,後來乾脆研發自己的口味與設備。」中部品牌「霧境研製」創辦人阿政分享創業過程。 靠著「高耐用機芯」、「可替換型霧彈」與「台灣人口味設計」,霧境在2023年底推出的「白蓮薄荷」系列創下月銷超過2萬顆的佳績。 這類品牌懂得台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,例如: 偏愛涼感適中、不過甜的口味 需要長續航但體積輕巧的設備 喜歡中文介面、客服響應快 這些在國際大廠眼中可能是「細節」,卻成了本土品牌突圍的關鍵。 🌟創新之外,更懂得「情感經營」 除了硬體,行銷手法也更貼地。「不像外國煙冷冰冰,我們會做小貼紙、舉辦品味會、搞快閃體驗店。」南部品牌「慢霧生活」創辦人表示。 他們的「甜荔枝×微鹽」組合在IG打卡數超過4000筆,還被網紅美妝部落客稱為「吃完牛排的完美解膩神器」。 這種結合生活美學、社群互動、客戶關係經營的行銷路線,讓MIT品牌逐漸建立專屬風格,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認同。 📈數據也說話:回購率是勝負關鍵 雖然大廠資源充足,但在「口碑回購」這一指標上,本土品牌有驚人表現。根據電商平台銷售分析,2024年上半年,本土電子煙平均回購率為57%,遠高於進口品牌的42%。 「他們會直接敲LINE問『你們什麼時候出新的』,這是信任感的累積。」慢霧品牌表示。 🛡挑戰仍在:法規、通路、成本 儘管表現亮眼,但本土品牌也面臨多重挑戰。台灣目前對電子煙法規仍偏向禁止導向,導致品牌難以大規模宣傳與正規上架。 此外,進口原料價格上漲、尼古丁與香精限制,也壓縮本土廠商研發彈性。 「我們不是不想守法,是法規根本沒有我們的位置。」阿政坦言。 🔚結語 在迷霧中突圍,MIT電子煙品牌用創意、韌性與在地理解力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。或許未來的某天,我們不用再從國外「代購」電子煙,而是驕傲地說:「這是我們台灣做的,口味比他們更對味。」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VAPE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
「MIT不輸外國煙!台灣本土電子煙品牌,正在逆風崛起」 【記者陳冠全/台中報導】 在一片由國際大廠主導的電子煙市場中,台灣幾個默默耕耘的小品牌,正用創新設計與在地服務逐漸打出名號。「以前大家只認識日本、歐洲進口煙,現在不少人專點名:我要台灣的。」一位店家笑說。 這不是愛國口號,而是市場數據的轉變。根據《2024台灣電子煙產業分析報告》,本土品牌占市佔率從2020年的6.1%成長至2024年的21.4%,年成長率高達30%以上。 🔧從改機維修到開發新品:技術宅的品牌夢 「我們原本只是開維修店,幫人改主機、調霧化器,後來乾脆研發自己的口味與設備。」中部品牌「霧境研製」創辦人阿政分享創業過程。 靠著「高耐用機芯」、「可替換型霧彈」與「台灣人口味設計」,霧境在2023年底推出的「白蓮薄荷」系列創下月銷超過2萬顆的佳績。 這類品牌懂得台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,例如: 偏愛涼感適中、不過甜的口味 需要長續航但體積輕巧的設備 喜歡中文介面、客服響應快 這些在國際大廠眼中可能是「細節」,卻成了本土品牌突圍的關鍵。 🌟創新之外,更懂得「情感經營」 除了硬體,行銷手法也更貼地。「不像外國煙冷冰冰,我們會做小貼紙、舉辦品味會、搞快閃體驗店。」南部品牌「慢霧生活」創辦人表示。 他們的「甜荔枝×微鹽」組合在IG打卡數超過4000筆,還被網紅美妝部落客稱為「吃完牛排的完美解膩神器」。 這種結合生活美學、社群互動、客戶關係經營的行銷路線,讓MIT品牌逐漸建立專屬風格,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認同。 📈數據也說話:回購率是勝負關鍵 雖然大廠資源充足,但在「口碑回購」這一指標上,本土品牌有驚人表現。根據電商平台銷售分析,2024年上半年,本土電子煙平均回購率為57%,遠高於進口品牌的42%。 「他們會直接敲LINE問『你們什麼時候出新的』,這是信任感的累積。」慢霧品牌表示。 🛡挑戰仍在:法規、通路、成本 儘管表現亮眼,但本土品牌也面臨多重挑戰。台灣目前對電子煙法規仍偏向禁止導向,導致品牌難以大規模宣傳與正規上架。 此外,進口原料價格上漲、尼古丁與香精限制,也壓縮本土廠商研發彈性。 「我們不是不想守法,是法規根本沒有我們的位置。」阿政坦言。 🔚結語 在迷霧中突圍,MIT電子煙品牌用創意、韌性與在地理解力寫下屬於自己的篇章。或許未來的某天,我們不用再從國外「代購」電子煙,而是驕傲地說:「這是我們台灣做的,口味比他們更對味。」

「別只怪孩子!臺灣電子煙青少年議題,家庭角色成關鍵」
「別只怪孩子!電子煙青少年議題,家庭角色成關鍵」 【記者黃芝瑜/台北報導】 近年來台灣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的新聞屢屢登上媒體版面,引發社會關注。教育部2024年最新調查指出,國高中生曾使用電子煙比例達8.3%,其中國中男生使用率已突破10%大關。 但在一味譴責青少年「誤入歧途」的同時,越來越多教育與家庭專家呼籲:父母的態度與資訊落差,才是真正需要補的課。 🎓電子煙不是「新型毒品」,但也不是無害玩具 「很多家長把電子煙妖魔化,卻又對產品一無所知,這種認知反而讓親子溝通更困難。」台北市立某高中輔導老師王敬元指出,若僅以「禁止」或「嚇阻」方式處理,反而讓孩子更抗拒對話。 事實上,多數青少年初次接觸電子煙的動機並非成癮,而是來自好奇心、同儕影響或社群文化渲染。台灣兒少心理研究中心指出,68%的青少年使用者表示是因「好玩」或「味道吸引」而嘗試,僅13%表示是為了替代傳統香菸。 在這樣的脈絡下,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。 👨👩👧👦家庭信任感 vs. 言語審判 15歲的高一學生阿豪(化名)坦承曾偷抽朋友的電子煙,但他也提到:「我不敢讓爸媽知道,他們一定會罵死我,說我變壞了。」 心理師林芷涵指出:「這其實是很多青少年內心的真實狀態。他們不是壞,而是缺乏可以討論的安全空間。」 相反地,有家長選擇「理解不等於放縱」的方式處理。新竹的林先生是一位國中生父親,發現孩子抽電子煙後,沒有立刻責備,而是先上網查資料、找諮詢專線,再與孩子進行三次深談。 「我不會贊同他吸,但我讓他知道我不會丟下他,這件事我們可以一起面對。」 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成功讓孩子停止使用,也提升了父子的關係親密度。 📚需要的是知識,不只是恐嚇 教育部與各縣市衛生局陸續推出「拒菸防毒校園宣導」時,也逐步將重點從「恐嚇式教育」轉向「事實教育」。 例如,2024年新北市在部分中學試辦「電子煙正確認識課程」,由專業人士介紹尼古丁對大腦發展的影響、合法與非法電子煙差異、以及網路購買陷阱。 初步成效顯示:受過課程學生中,有72%表示會更謹慎看待電子煙,不會輕易嘗試或轉介朋友。 📌結語:青少年的世界,我們真的懂嗎? 電子煙作為新興產品,其爭議性與討論熱度仍居高不下。但面對青少年使用問題,最該反思的不是「產品本身」,而是我們是否給了孩子正確資訊與足夠信任。 「責罵很容易,理解很困難。」或許改變,就從願意多問一句:「你為什麼會想試?」開始。
「別只怪孩子!臺灣電子煙青少年議題,家庭角色成關鍵」
「別只怪孩子!電子煙青少年議題,家庭角色成關鍵」 【記者黃芝瑜/台北報導】 近年來台灣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的新聞屢屢登上媒體版面,引發社會關注。教育部2024年最新調查指出,國高中生曾使用電子煙比例達8.3%,其中國中男生使用率已突破10%大關。 但在一味譴責青少年「誤入歧途」的同時,越來越多教育與家庭專家呼籲:父母的態度與資訊落差,才是真正需要補的課。 🎓電子煙不是「新型毒品」,但也不是無害玩具 「很多家長把電子煙妖魔化,卻又對產品一無所知,這種認知反而讓親子溝通更困難。」台北市立某高中輔導老師王敬元指出,若僅以「禁止」或「嚇阻」方式處理,反而讓孩子更抗拒對話。 事實上,多數青少年初次接觸電子煙的動機並非成癮,而是來自好奇心、同儕影響或社群文化渲染。台灣兒少心理研究中心指出,68%的青少年使用者表示是因「好玩」或「味道吸引」而嘗試,僅13%表示是為了替代傳統香菸。 在這樣的脈絡下,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。 👨👩👧👦家庭信任感 vs. 言語審判 15歲的高一學生阿豪(化名)坦承曾偷抽朋友的電子煙,但他也提到:「我不敢讓爸媽知道,他們一定會罵死我,說我變壞了。」 心理師林芷涵指出:「這其實是很多青少年內心的真實狀態。他們不是壞,而是缺乏可以討論的安全空間。」 相反地,有家長選擇「理解不等於放縱」的方式處理。新竹的林先生是一位國中生父親,發現孩子抽電子煙後,沒有立刻責備,而是先上網查資料、找諮詢專線,再與孩子進行三次深談。 「我不會贊同他吸,但我讓他知道我不會丟下他,這件事我們可以一起面對。」 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成功讓孩子停止使用,也提升了父子的關係親密度。 📚需要的是知識,不只是恐嚇 教育部與各縣市衛生局陸續推出「拒菸防毒校園宣導」時,也逐步將重點從「恐嚇式教育」轉向「事實教育」。 例如,2024年新北市在部分中學試辦「電子煙正確認識課程」,由專業人士介紹尼古丁對大腦發展的影響、合法與非法電子煙差異、以及網路購買陷阱。 初步成效顯示:受過課程學生中,有72%表示會更謹慎看待電子煙,不會輕易嘗試或轉介朋友。 📌結語:青少年的世界,我們真的懂嗎? 電子煙作為新興產品,其爭議性與討論熱度仍居高不下。但面對青少年使用問題,最該反思的不是「產品本身」,而是我們是否給了孩子正確資訊與足夠信任。 「責罵很容易,理解很困難。」或許改變,就從願意多問一句:「你為什麼會想試?」開始。